《课题型品种问题5C解决法》
【课程背景】
5C报告与8D报告都是解决问题时的一种方法,特别是解决质量问题时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之一,两者的基本思想是相同的。但5C报告相比于8D报告采用的步骤较少,更为简洁。
5C报告是DELL为质量问题解决而提出来的,即五个C打头的英文字母的缩写:描述;围堵措施;原因;纠正措施;验证检查。相比于8D报告简单了些,但是基本思想相同
为了书写更优良的5C报告,需要遵守“5C”准则:
C1:Correct(准确):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准确,不会引起误解;
C2:Clear(清晰):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清晰,易于理解;
C3:Concise(简洁):只包含必不可少的信息,不包括任何多余的内容;
C4:Complete(完整):包含复现该缺陷的完整步骤和其他本质信息;
C5:Consistent(一致):按照一致的格式书写全部缺陷报告。
【课程大纲】
一、叙述Characterize:
问题描述—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而又精准的表述。其中有几个地方必须写清楚:
1、是什么不良
2、有多少不良;
3、不良在顾客哪个环节发现,是IQC还是IPQC,或者是顾客的顾客端
4、不良程度怎样,不良率是多少?
5、顾客建议,该批产品顾客建议如何处置
二、克制(临时、紧急对策)Contain:
1、在不合格发生的第一时间对可疑产品或事件进行开启全面应急计划
2、要本着当务之急肯定是先要把“火”扑灭。
2.1、要使相关方面无一遗漏,方可一劳永逸
2.2、提出应急方案,做到万无一失
2.3、相应处理可总结如下:
2.3.1、已流入顾客端的该批产品如何处置;
2.3.2、库存品、在制品如何处置;
2.3.3、输送途中的产品如何处置;
2.3.4、采用何种方式紧急遏止不良事态的扩大。
临时或紧急对策的拟订与启动应注意两个原则:
A、对顾客(下游也是客户)或受害方的充分保护;
B、遏止事态的扩大。
三、原因分析Cause:
1、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深层次分析
2、相应工具方法
3、对直接原因连续问5个为什么
4、找出过程、执行、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关键薄弱点
四、纠正Corrective(实际是纠正措施):
1、针对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所采取的改善措施;
2、针对问题逃逸出控制点所采取的改善措施。
3、理保证机制存在薄弱点
4、对于一些异常的改善,必要时要做DOE分析
5、在回复5C报告时,纠正措施应该包括两个方面:
针对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所采取的改善措施;
针对问题逃逸出控制点所采取的改善措施。
五、关闭Closure:
1、纠正措施的横向展开(预防措施)以及措施有效性的跟踪与验证
1.1空间:这个地方已发现的不良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有;
1.2时间:这个时段已发现的不良其他时段是不是也有;
1.3逻辑思维:用这种方式方法已发现的不良用其他的方式方法会不会也有。
1.4跟踪与验证:对后续同类作业进行连续的跟踪以确定改善的有效性。
六、5C报告准则
1、Correct(准确):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准确,不会引起误解;
2、Clear(清晰):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清晰,易于理解;
3、Concise(简洁):只包含必不可少的信息,不包括任何多余的内容;
4、Complete(完整):包含复现该缺陷的完整步骤和其他本质信息;
5、Consistent(一致):按照一致的格式书写全部缺陷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