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行运营管理
产品价值
1、流程的系统性差:流程设计与公司战略不匹配,关键控制点缺失;
2、流程主体不明确:一般包括两种情况,一是没有明确规定某一流程的负责部门,二是对于不可分割的一项工作由两个以上部门负责,造成多头管理;
3、流程间的衔接不顺畅:由于设计不合理,造成某一流程结束后,无法顺利进入下一流程,或者流程中涉及到的子流程无法达到无缝衔接;
4、节点过多、流程过长:一个流程中设计了众多的步骤、子流程,各个步骤间存在复杂的依赖关系,流程顺利运转的难度大;
5、串行审批过多:对于可以并行审批或者事中、事后控制的事项,全都设计成事前的串行审批,导致流程运行缓慢,效率低下;
6、流程权威性差:领导意志高于流程规定,例外事项远远多于常规事项,流程没有权威,员工也没有按流程行事的习惯;
7、缺乏相关制度保障:设计了较为合理的流程,却没有相关制度的保障,对于如何执行流程,缺乏相应规定;
8、缺乏考核措施:与流程配套的考核措施没有跟上,缺乏正负两个方向的激励,员工执行流程缺乏动力。
操作说明
1、流程是银行运营的载体,流程管理是银行运营管理的核心。高效率的业务流程意味着银行有能力快速响应市场变化,以灵活、低成本的模式满足客户需求。高效率的业务流程是市场导向的,是以发现消费需求作为起点,以满足消费需求为终点,贯穿银行价值创造活动的横向一体化业务运作体系和管理控制体系。因此流程管理是全局性的,任何割裂流程管理全局性的局部流程管理都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果。
2、我国银行由于市场化经验积累不足,因此对流程管理的认知存在着误区,如忽略了业务流程的整体性,将流程误解为简单的活动链;分工过细,面向职能,造成组织与业务结构臃肿;过分强调垂直管理模式,缺乏水平方向的全流程管理概念。
3、银联信咨询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积累,创新出独特的流程优化方法论。我们认为,流程优化应从两方面入手,即银行发展战略和银行业务运营。银行发展战略对流程优化起着指导性作用,它决定了银行流程管理的价值取向;银行的业运营务决定了其基础业务流程的属性,业务价值创造活动的高效是流程优化的核心目标。
4、银联信运用先进的流程再造理念和方法,对银行的业务流程和经营方式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彻底改造,建立面向市场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系统化业务流程,确立扁平化、集中化、垂直化、专业化的组织体系,实现前、中、后台分离,建立类似工业企业的一体化、流水线作业的、“工厂式”的流程化管理模式,使得银行在经营成本、服务质量、客户满意度和应变能力等方面有质的突破,将原来的“部门银行”转变为“流程银行”,将银行经营管理带入一个新的高度。
5、在流程优化的具体操作上,银联信咨询主要采取三大步骤:
首先,采用时间指标、成本指标、质量指标和风险指标作为流程优化的定量化管理指标,以快速、准确、容易作为流程优化的定性化管理指标,构建出银行的横向一体化的基础业务流程运作和管理体系,即一级业务流程管理体系。
其次,结合银行业务特点和管理架构,进一步梳理局部流程,以银行价值取向作为指导,优化处理局部流程中出现的瓶颈问题以及短板问题,即二级业务流程管理体系。
最后,结合银行发展规划,制定出阶段性流程优化目标和任务、改进措施、操作手段和管控措施,并配合银行的绩效管理,使流程优化落地实施,真正提升银行运营效率。
因此,伽罗瓦根据银行运营管理的特征及存在问题,在行业化MBA的课程中,有针对性的对学员进行知识的补充。